|
耳朵是五官中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精细而脆弱,是心灵与外界沟通的纽带。耳科疾病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沟通,更是对生活、学习、就业以及社交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如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及时就诊!!!
常见的耳科常见疾病症状

耳闷即耳内堵塞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常常感到耳闷,就像是耳朵里塞了一团棉花一样,自己讲话似乎感觉到声音在耳朵里,另外,耳闷时常伴听力下降、耳鸣等,甚是难受。出现耳闷后应及时处理、治疗,例如咽鼓管功能异常引起的耳闷者,时间较久可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对于引起耳闷的一些原发病因,如鼻咽恶性肿瘤引起等应及时治疗。
耳痛为一常见症状,可分为耳源性耳痛、反射性耳痛以及神经性耳痛三种。耳源性耳痛,指耳部本身病变所引起的耳痛。反射性耳痛,是由于支配耳部的神经同时又支配其他部位的感觉,所以其他部位病变引起的疼痛可通过该神经反射至耳部引起耳痛。神经性耳痛是由于耳部感觉神经本身的病变而引起的疼痛。如果出现头晕、耳痛、耳鸣、重听等症状时,及早检查诊断治疗,应用改善血循环和促进神经营养代谢,必要时亦可高压氧治疗。
耳流脓也称为耳漏,耳流脓时,应注意分泌物的性质、量多少及有无臭味等以作鉴别。大多数的耳流脓,由中耳病变引起。外耳道炎,会有水样分泌物。外耳道疖破溃后,有少量血脓性分泌物流出。大多数的耳流脓,急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后,会有较多的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流出。慢性中耳炎病变局限于中耳黏膜时,分泌物多呈黏脓性,无臭味。病变涉及中耳乳突骨质时,分泌物呈黏脓性、脓性或杂有白色皮屑,有臭味。
突发性耳聋或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一经发现应该立即就诊,一周内治疗听力恢复最佳!
耳源性眩晕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耳石症是常见耳源性眩晕,这种眩晕发病很突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表现为旋转感(运动感),常常与头位变化有关,没有意识障碍,通过复位快速、有效治愈患者眩晕症状。还有梅尼埃病、突聋等都有眩晕症状等。
1、避免各种噪音。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
2、避免乱挖耳朵。耳朵痒可用75%酒精棉签擦拭外耳道四壁,深度为1cm为宜,也可以补充维生素B、C和鱼肝油。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破坏鼓膜。
3、经常按摩耳朵。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和听会穴,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
4、避免情绪激动,保持乐观心态。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耳听血管血流的严重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
5、积极预防和治疗中耳炎。防止污水、异物进入外耳道,洗澡、游泳后清洁耳道,注意耳部卫生。一旦患上中耳炎,应到医院及时就诊,以免留下后遗症。
6、 避免长时间带耳机。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每日每耳戴插入式耳机不超过15分钟,耳罩式耳机不超过30分钟。但是长期在噪声大的环境中工作者,应注意佩戴专业的防护耳罩,预防噪声性耳聋。
7、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如病情需要必须使用时也应密切观察听力变化,一旦出现耳鸣等症状立即停药。
信丰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科学亚专业在耳内科与耳外科治疗方面积累丰富经验。科室拥有国际标准测听室和先进听力筛查、检查仪器和国内领先耳科内镜检查设备、前庭功能检查设备以及耳科手术动力系统、耳科手术显微镜等,目前,开展耳科疾病如乳突根治术、改良乳突根治术,鼓膜修补术、听骨链重建、外耳道肿物切除术、鼓膜置管术、鼓膜穿刺与切开术、耳廓软骨膜炎开窗术、耳前瘘管切除术,耳内科方面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干预,在省内县级医院率先开展前庭功能检查和耳石症耳石复位等耳源性眩晕疾病的诊治,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都位于我省县级医院前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