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蛰节气告别“春困”,这份养生帖请收好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然而,在这样的春天里,不少人却晚上失眠,白天哈欠不断。你是不是也被“春困”困住了呢? 1春天要吃好 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通俗地说就是民以食为天。而春困与脾阳虚、湿浊内滞有密切关系,所以春困时一定要健脾养脾,要吃好。因为脾主升清,主运化,脾旺则清阳能升,浊阴能降,气血通畅,精神自安;反之阳气虚弱,痰湿内生,乏力困倦。脾喜温升,恶凉降,所以饮食要避免过食寒凉,避免过食油腻和难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脾胃负担。
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脾气充则心气足。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经常感到乏力困倦的朋友,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一些益气健脾的中药进行调理。 2春天要动好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生命在于运动,尤其是春天。经过了一个冬天的闭藏,人体的阳气也到了生发的时候,所以在春天要动好。春天是肝脏所主的季节,我们常说人不高兴发脾气就是肝气郁结,肝火亢盛,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
天气转暖,白昼延长,春天也更加适合运动。年轻人可以选择任何感兴趣的运动长期坚持,对于中老年朋友和患心脑血管病的朋友而言,春练更要科学合理,可做些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较为轻松的运动,来增强自身抵抗力。运动能使肝气调达,避免了郁结的肝气克制脾土,白天自然吃得好;另一方面,运动完出出汗,晚上自然睡得好。 3春天要睡好 越是春困,越是睡好觉,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了。春夏养阳,睡觉时阳气潜藏,是养阳最好的方式,睡的越好越深,人也就会越健康,自然就不会春困了。 要睡好觉,睡觉礼仪很重要,睡觉是这么重要的大事,需要一些仪式感。首先是时间,不能太晚,中医说睡好子午觉,尽量11点前准备睡觉;第二是准备,睡觉前洗漱干净,清清爽爽,可以梳梳头,热水洗洗脚,轻轻松松;第三是环境,卧室内尽量安静,避光,温度适宜;第四是床具,舒适的被褥,枕头都非常重要。很多人睡醒一觉会觉得头昏耳鸣,脖子酸痛,这很大程度上就和枕头有关系。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